助力实体经济 强化信贷支持
来源: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02日
今年以来,溧水农商银行深入贯彻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战略部署,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核心目标,聚焦信贷投放,精准施策、多措并举。截至2025年5月末,全行各项贷款余额为260.04亿元,较年初净增16.14亿元,增幅为6.62%,其中全行对公贷款余额151.63亿元(含贴现),较年初净增13.32亿元,增幅9.63%,占各项贷款总额的58.31%。对公贷款增速的显著提升,主要得益于在机制创新、客群深耕、科技赋能及政银协同四个维度的积极探索与实践。
一、机制创新: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,夯实增速基础
我行通过“前瞻储备+精准考核+流程优化”三位一体机制,为对公贷款增速提供系统性支撑。一是实施“早谋划、早储备”策略,在2024年四季度做好收官工作的同时,前瞻性谋划2025年旺季工作,强调贷款“早投放、早收益”。累计储备公司客户114户,储备金额18.84亿元,为推动2025年公司业务发展积蓄动能。二是建立“目标导向+过程管理”考核体系,围绕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年度工作要求及专项劳动竞赛考核重点,科学制定《2025年公司金融工作意见》《2025年度公司金融条线考核办法》及专项竞赛劳动方案,将贷款投放、客户拓展等核心指标纳入考核办法,通过“周通报+周监测”机制实现业务动态精准把控。三是优化尽调流程,通过合理分配工作量、制定标准化营销进件规范等措施,将综合授信平均时效压缩至10小时,客户办贷体验显著提升。
二、客群深耕:数据驱动精准营销,激活增长动能
我行深化“网格化+大数据+铁脚板”立体化营销模式,实现客群需求的精准捕捉与高效转化。一是建立重点客群清单管理机制,精细梳理“规上企业、园区保企业、商协会企业、供应链企业、科技企业、优选企业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清单企业、省级产品名录企业”等八类重点客群清单,每周下达走访任务,专人跟踪走访实效,每日返检走访过程,对于敷衍打卡式走访全部重走,并在过程管控类中进行扣分处理。1-5月累计走访企业7250户,新增用信221户,金额11.79亿元。二是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快速响应,高效对接8批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荐清单172家企业,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真实融资需求。对于满足我行授信条件的客户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确保做到3日受理、10日审核、30日办结。1-5月新增授信16户,金额合计2074.7万元、新增用信12户,金额合计794万元。三是强化存量客户价值挖掘,筛选近四年未续贷或未足额续贷客户清单,结合挖转政策主动营销挽回,进一步激活了贷款增长的新动能。1-5月实现新增用信17户,金额合计1.64亿元,增量用信24户,金额合计1.62亿元。
三、科技赋能:打造智能服务生态,提升服务效能
我行积极构建“产品创新+平台升级+人才培育”三位一体数字化服务体系,以优质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感。在产品端,大力推广“结算贷”“小微贷”“农担贷”“民营信用贷”“专精特新贷”等专属产品,打造“普惠+科创+绿色+乡村振兴”专属产品矩阵,同时配套制造业贴息、科技首贷补贴等政策工具,有效满足了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。在平台端,创新推出“闪贴”业务,实现票据贴现全流程线上化、自动化处理,客户操作时长缩短至5分钟以内,资金到账效率大幅提升。在人才端,编制《重点对公信贷产品手册》,并每月组织客户经理召开信贷例会,深入解读重点产品及政策。同时,在OA门户开设产品专栏及常见问题解答板块,全方位提升客户经理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。
四、政银协同:深化战略合作网络,拓展服务外延
我行以“党建共建+战略合作”为纽带,构建政银协同服务生态。一是制定《外联外拓工作方案》,以党建共建为核心驱动力,高管层牵头对接重点项目,积极参与政府服务活动,有效提升了银行的社会影响力。二是拓展服务场景,围绕产业链金融、绿色金融、科技金融等领域创新服务模式,为更多企业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。1-5月政银合作渠道新增用信24户,新增用信余额1.44亿元,充分展示政银协同战略的显著成效与巨大潜力。
溧水农商银行将持续锚定“服务地方经济主力银行”定位,以机制创新为引擎、以客群需求为导向、以科技赋能为抓手、以政银协同为纽带,推动信贷服务质效再升级。未来,该行将紧扣区域发展战略,进一步优化金融供给结构,在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、乡村振兴、绿色低碳等领域深化布局,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。(通讯员:雷炎)